我国首次在全国层面,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出总体性、系统性的部署。
近日,民政部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医保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等21个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从4个方面推出26项举措,覆盖老年人衣食住行、养老照护、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1亿人,占农村人口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
然而,相较于养老服务资源集中、市场成熟的城市,当前农村老人养老形势更加紧迫、问题更加突出。
让这1.2亿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养,金融可以做些什么?
在钱从哪里来方面,《意见》指出,要积极培育扎根乡村、贴近村民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有需求的地区可引入符合条件的国有或民营企业专业化、连锁化建设运营农村养老服务设施。
《意见》特别提出,金融机构要加强支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金融支持。
在让养老变“享老”方面,《意见》指出,要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参保人通过多缴费、长缴费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存在不小差距。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3-2024)》,农民领取的养老金平均为每月204.7元。
与此同时,《意见》鼓励农村居民参加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国务院曾在2022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妥善解决包括农村失能老年人在内的广大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
截至目前,全国开展长护险试点的城市已经达到49个,覆盖约1.8亿人,累计超230万人享受到相关待遇,年人均减负约1.4万元,定点服务机构达8000家,护理服务人员约30万人。
然而,长护险覆盖人群仍有优化空间。目前长护险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员,但城乡居民这部分只能由个人自主缴纳,存在“要么不参保,要么需要时才参保”现象。
因此,有专家呼吁说,长护险制度不宜也不应该再分群体,应从保障公民社会权益的认识出发进行全覆盖的制度设计。
此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6万个农村敬老院、168.1万张床位。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约14.5万个配资正规网上炒股,但由于老人居住分散,服务便利性、可及性还有待提高。